国庆假期第四天 南京浦口火车站 重温《背影》

1994年的9月,我上初中一年级,班主任李英老师给我们呈现了精彩的语文课堂。那年秋天留给我的记忆是王周生的《这不是一颗流星》,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有就是朱自清那篇满怀父爱深情的《背影》。

今天是国庆假期第四天,来到百年历史的南京浦口火车站,这里曾是《背影》故事的发生之地。走在历经沧桑的铁路旁,想象着曾经的月台,感受着历史的厚重,回忆着自己的花季青春,给远在农村老家的父亲打个电话。。。

初一年级,满怀斗志的拼搏进取,来自班主任的启蒙

初一年级时,二班班主任李英老师,是我的初中启蒙老师, 也正是她给了我努力学习的力量,开启了自己追求的梦想之路。

当时最好的生源多数都集中在西面隔壁初一三班,包括很多教师和机关子弟。东面隔壁的一年一班,拥有本届小升初的状元。

二班的位置被夹在中间,似乎有些尴尬,班主任年轻,但我开学第一天从她的脸上看到却是有些失落的表情。小学六年级我是学习委员,从下面的小村子来到乡中心中学的我,本来带着些许期待和希望,但刚进入一年二班,却有些失望,而且一个同伴好友(教师子弟)进入了一年三班……

收拾心情,开始新的学习生活。然而后来谁都不会想到,这位第一天给人印象不深的班主任李英老师,却给我们处于劣势地位的初一二班同学们展示了她优秀的语文教学水平,并且在学习上给同学们带来了极大的动力之源。难以忘记《这不是一颗流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背景》等等,难以忘记每天早晨的训话,难以忘记每次的考试总结,她甚至于不惜用整堂课来批评,激励大家。安静的总结课堂,在她的训话下,我看到了很多同学要奋起直追的气势。在她的带领下,刘文斌,于德辉,刘伟东,唐艳晶和我,本都是无名小辈,却准备要对一年三班的贵族精英发起强有力的挑战。

来自父亲的鼓励

因为家在农村,我们老家这个国庆假期也叫“农忙假”,意思是学生放假要回家帮助家里收割庄稼。我的父亲从小喜欢读书,至今我还欣赏他能写一手漂亮的字,可是父亲12岁爷爷去世,奶奶改嫁,留下他和两个妹妹。家里的条件不好,勉强上完初中后他就下来去生产队劳动。父亲经常和我提起,他13岁的时候早上上学前还要去生产队干活,为的就是挣一块早餐的年糕,吃完年糕再去学校上课。每每想到此处,性格坚强的我有时也忍不住眼眶湿润。。。父亲要比其他同龄人吃过更多的苦,而没能继续读书就是他人生中最遗憾的事。

那年的国庆节假期,天气和现在一样,秋高气爽。本来父亲和母亲拿着农具准备去田里劳动,但父亲看到我在院子里拿着语文书背诵课文非常高兴,那种从眼神中流露出的高兴就像是看到自己的儿子一直可以读到大学一样,虽然那个时候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学好功课。父亲放下手中的农具,给我讲了很多鼓励的心里话,包括他当年如何无法完成学业,希望我珍惜现在的机会;包括他可以给我更多学习的时间,而不让我做太多农活。。。那些鼓励的话对于一个刚刚升入初中,一切都是刚刚开始的学生来说多么至关重要!那一刻,我记得14岁的自己“热血沸腾”,立志学习上一定不要让父母操心,我也一定不让他们失望。

初一年级奠定了自己的拼搏进取,这种动力,一半来自班主任李英老师,一半来自我的父亲。后来这种拼搏进取也潜移默化融入我的性格,直接影响了我现在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李英老师有一句话,至今历历在目,她曾经在晨会上“咬牙切齿”地说道 “难道你们就笨吗? 难道你们就干不过一年三班老师家的孩子吗?” 这句话深深刺痛我,激励我,以这种老师赋予的强大学习动力。我将目标定在年级前十,那时村里经常停电,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场景:北方冬季的窗外飘着小雪,夜晚室内蜡烛旁有一个期末复习功课挑灯夜战的我。

学年第一次期末考试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获得了年级第一名,那时候这是我连做梦都不敢想的奇迹。第二学期,两次月考和期末我都保持在年级第一名,我都没告诉父母自己的真实考试成绩和排名,他们问起我就回答十名左右,因为我心中谨记着李英老师的教诲:“不要骄傲”。

2000年我来到南京读大学,那年寒假还有老家在重庆的同学要去浦口火车站坐车回家,如今这座历史悠久的火车站已经废弃,但现在从附近古老的民国建筑的遗迹上依然可以想象到曾经的喧闹。

车站周围的道路显得有些凌乱,四周的低矮住宅明显拆迁搬离,房屋四周的脚手架说明这里正在进行着繁忙施工建设。从进站口绕行5分钟,来到一个铁道路口,明显有一小段开放的废弃铁路,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和我一样,应该都是来这里追寻曾经的背影… …

2 comments on this post

    mabo

    我还记得学习背影这课时,我哭了,老师也哭了

    木子

    《这不是一颗流星》是老师希望人如其名,永远散发着光和热,去温暖你周围的人,去照亮你人生的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老师希望你记得快乐的童年,也希望你认真学习,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背影》更是要你永远记住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永远支持你的老父亲。最难得是你还清晰记得初中的语文老师,老师为有你这样的学生感到骄傲和自豪。

回复 木子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